序号 | 标的名称 | 政府采购品目 | 型号规格 | 数量单位 | 数量 | 总价(元) |
1 | 消防头盔(指挥款) | 消防设备 | ******消防头盔》标准,提供国家级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外翻半盔式头盔(红色),由帽壳、缓冲层、网状舒适层、佩戴装置、面罩、披肩等组成,采用橡胶内嵌金属包边,可安装照明灯;2.2采用双层结构,外层(帽壳)采用热塑性材料,内部(缓冲层)采用聚氨酯泡沫制成;头盔设计有意外时自动分离结构,受到意外绊挂时帽壳会自行脱落,以免使用者颈部受到伤害;2.3内部头围贴合部分带有软衬垫,采用防火芳纶材料;保护头部的同时具备舒适性,易拆卸,便于日常清洗保洁;2.4下颏带采用芳纶阻燃材料,宽度≥20 mm,同时搭配有快速调节搭扣;2.5面罩采用透明、耐冲击、耐热、防雾和耐刮擦的材料制成,开合************消防徽,并粘贴有******消防头盔》标准;2.9冲击吸收性能:2.9.1经高温预处理后进行冲击吸收性能试验,头模所受到的最大冲击力≤3000N;2.9.2经低温预处理后进行冲击吸收性能试验,头模所受到的最大冲击力≤3100N;2.9.3经浸水预处理后进行冲击吸收性能试验,头模所受到的最大冲击力≤3000N;2.9.4经辐射热预处理后进行冲击吸收性能试验,头模所受到的最大冲击力≤2900N;2.10抗冲击力加速度性能2.10.1帽顶部:≤130gn;2.10.2帽前部:≤320gn;2.10.3帽侧部:≤330gn;2.10.4帽后部:≤320gn;2.11侧向刚性(帽壳后沿变形):≤25.0mm;2.12电绝缘性能:帽壳泄露电流:≤1mA;2.13下颏带抗拉强度 延伸长度:≤15mm;2.14面罩透光率浅色透明面罩:≤69.3%;2.15披肩防水性能耐静水压:≥17kPa2.16阻燃性能:下颚带损毁长度≤10mm,续燃时间≤0s,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17披肩损毁长度≤25mm,续燃时间≤0s,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18面罩续燃时间≤0s,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19耐热性能:帽壳无明显变形,帽箍、帽托、缓冲层和下颏带、面罩均无明显变形和损坏;帽箍调节装置、下颏带锁紧装置、附件和五金保持其原有功能;任何部件均无被引燃和熔化;2.20质量:头盔质量(不包括披肩及其他附件)≤1300g。 | 个 | 21 | 10500 |
2 | ******消防员灭火防护服(作战款) | 消防设备 | ******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款式标识统型要求》执行,提供国家级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2.结构:2.1由外层、防水透气层、舒适层三层面料组成;2.2上下分体式结构,服装为藏蓝色;2.3含阻燃救生拖拉带一条;3.技术要求3.1整体热防护性能TPP值≥32cal/cm2,服装重量≤2.8kg;3.2外层3.2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:≤25mm,纬向损毁长度:≤25mm,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2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2.3缩水性能:经向≤1%,纬向≤0.9%;3.2.4断裂强度:经向≥1000N,纬向≥800N;3.2.5撕破强度:经向≥180N,纬向≥160N;3.2.6色牢度(耐洗沾色、耐水摩擦、光色牢度):≥4级;3.2.7接缝断裂强力:经向≥1000N,纬向≥860N;3.2.8表面抗湿性能:≥3级;3.2防水透气层3.3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0s,经向损毁长度≤25mm,纬向损毁长度≤30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3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2%,试样表面无变化;3.3.3缩水性能:经向1.9%,纬向1.6%;3.3.4耐静水压:≥50kPa;3.3.5透湿率:≥5700(g/㎡·24h)3.3.6拒油性能:≥3级3.4舒适层:3.4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38mm,纬向损毁长度≤40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4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3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4.3缩水性能:经向≤2.2%,纬向≤2.0%;3.4.4断裂强度:经向≥510N,纬向≥460N;3.5外层加强材料3.5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22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5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5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6救生拖拉带3.6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0mm,纬向损毁长度≤0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6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0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6.3断裂强力≥16000N;3.7防护护腕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8缝纫线3.8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3.8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应无熔化、烧焦现象;3.9五金件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应保持原有功能;3.10针距密度:明暗线≥12针/3cm;3.11色差:防护服的领与前身、袖与前身、袋与前身、左右前身及其他表面部位的色差:≥4级;3.12反光标志带3.12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25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2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12.2耐热性能:试验后,反光材料表面应无碳化、脱落现象;3.12.3高低温性能:试验后,应无断裂、起皱、扭曲现象;3.13含阻燃救生拖拉带一条,展开时间≤4秒,拖动距离≥2.5m。 | 套 | 180 | 450000 |
3 |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(指挥款) | 消防设备 | ******消防员灭火防护服款式标识统型要求》执行,提供国家级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2.结构2.1由外层、防水透气层、舒适层三层面料组成;2.2上下分体式结构,服装为藏蓝色;3.技术要求3.1整体热防护性能TPP值≥28cal/cm2,服装重量≤3kg;3.2外层:3.2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26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2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2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1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2.3缩水性能:经向≤0.9%,纬向≤0.9%;3.2.4断裂强度:经向≥1000N,纬向≥800N;3.2.5撕破强度:经向≥190N,纬向≥165N;3.2.6色牢度(耐洗沾色、耐水摩擦、光色牢度)≥4级;3.2.7表面抗湿性能≥3级;3.2.8接缝断裂强力:经向≥1000N,纬向≥880N;3.2.8接缝断裂强力:经向≥700N,纬向≥700N;3.3防水透气层:3.3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34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7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3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3.3缩水性能:经向≤2.0%,纬向≤1%;3.3.4耐静水压:≥50(kPa);3.3.5透湿率:≥6000(g/(㎡·24h));3.3.6拒油性能:≥3级;3.4舒适层:3.4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30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5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4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2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4.3缩水性能:经向≤1.2%,纬向≤1.3%;3.4.4断裂强度:经向440N,纬向370N;3.5阻燃性能:3.5.1反光标志带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30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5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5.2外层加强材料:续燃时间≤0s,经向损毁长度≤27mm,纬向损毁长度≤23mm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5.4缝纫线:续燃时间≤0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3.6热稳定性能3.6.1外层加强材料:变化率≤1%,试样表面应无变化;3.6.2缝纫线:无熔化、烧焦现象;3.6.3五金件:应保持原有功能;3.7针距密度:明暗线≥12针/3cm.3.8耐热性能:试验后,反光材料表面应无碳化、脱落现象;3.9高低温性能:试验后,应无断裂、起皱、扭曲现象。 | 套 | 21 | 54600 |
4 | 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 | 消防设备 | ******消防员灭火防护头套》标准, 提供省级或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面料采用99%进口间位芳纶+1%防静电原色纤维,洗涤不退色;2.2头套应具有一定的弹性,能够紧贴头部,开口部位能够保证套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面罩外部使用不影响视野;2.3甲醛含量:不应检出;2.4经纬向阴燃续燃时间≤0s,损毁长度经向≤100mm、纬向≤100mm,应无融滴;2.5接缝强力:≥500N;2.6重量:≤150g。 | 个 | 50 | 5000 |
5 | 防静电内衣 | 消防设备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国家GB/T 23464-2009《防护服装 防静电毛针织服》标准要求,提供省级或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缝纫永久性标签位置正确,生产厂家、生产时间、制作材料、号型标志准确清晰;2.2各部位整烫平服、整洁;2.3由纯棉织物并经过防静电处理而成,外观为分体式,分上衣和裤子具备柔软、防静电等性能;2.4洗涤25次不退色;2.5带点电荷量:≤0.5μC/件;2.6涨破强度:≥450kPa;2.7耐洗色牢度:变色4-5级,沾色4-5级;2.8甲醛含量:≤30mg/kg;2.9 PH值:6.0-8.0。 | 件 | 60 | 5400 |
6 | 消防护目镜 | 消防设备 | ******消防护目镜》标准,需提供相应检验报告复印件。1.2护目镜与佩戴者皮肤接触的部分不应使用影响健康或安全的材料。1.3护目镜具有良好的透气性。2.结构及外观要求2.1护目镜无突出部位、尖锐边缘或其他缺陷。2.2可调零件或结构部件应易于调节和更换。3.技术要求3.1护目镜头带用于固定作用的头带应可调节,宽度≥25mm。3.2质量≤180g。3.3光透射比:≥90%。3.4抗高速粒子冲击性能:按试验要求做冲击试验,不应出现镜片破损、变形、护具框架破损现象。3.5镜面做防雾处理。 | 副 | 50 | 4400 |
7 | 抢险救援服(夏) | 消防设备 | ************消防员在进行抢险救援作******消防员抢险救************消防指战员胸部标识,以及背部印字;2.3抢险救援服包括:上衣、裤子、行军帽和腰带;2.4采用单层织物,为原液染色芳纶面料,橘红色;2.5具有外侧防水、内侧面吸湿排汗、防静电、阻燃、轻便、抗拉力强等性能;2.6阻燃性能:面料与肩部、膝部、臀部、肘部等部位的加强材料经过25次洗涤后进行阻燃性能试验,损毁长度经向≤35mm、纬向≤33mm,续燃时间≤2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7表面抗湿性能:面料洗涤5次后,沾水等级≥3级;2.8断裂强力:面料经向断裂强力≥800N、纬向断裂强力≥900N;2.9撕破强力:面料经向撕破强力≥200N、纬向撕破强力≥200N;2.10热稳定性能:经(180±5)℃热稳定性能试验后,面料与肩部、膝部、臀部、肘部等部位的加强材料沿经纬向尺寸变化率1.0%,且试样表面无明显变化;2.11单位面积质量:≤200g/m2;2.12色牢度:橘红面料耐洗沾色牢度≥3级,耐水摩擦色牢度≥3级,耐光色牢度≥3级;火焰蓝面料耐洗沾色牢度≥3级,耐水摩擦色牢度≥3级,耐光色牢度≥3级;2.13色差:橘红、火焰蓝面料前领与前身、袖与前身、袋与前身、左右前身及其它表面部位的色差应为≥3级;2.14缩水率:经向≤1%,纬向≤1%;2.15接缝断裂强力:外层面料接缝断裂强力经向≥700N、纬向≥700N;2.16针距密度:各部位明暗线每3cm≥12针,包缝线每3cm≥12针;2.17加强材料:阻燃性能经向毁损长度≤8mm,纬向≤8mm;续燃时间≤2s;热稳定性能≤1%;2.18反光标志带阻燃性能:经向毁损长度≤20mm,纬向≤20mm;续燃时间≤2s;耐洗涤性能:不应出现破损、脱落、变色的现象;高低温性能:不应出现破损、脱落、变色的现象;2.19硬质附件热稳定性能:在温度为(180±5)℃条件下,经5min 后,硬质附件应保持其原有功能;2.20缝纫线热稳定性能:在温度为(180±5)℃条件下,经5min 后,缝纫线应无熔融、烧焦的现象;2.21防静电性能:上、下衣的带电量每件分别≤0.6μC、≤0.6μC;2.22质量≤1.1kg。 | 件 | 65 | 65000 |
8 | 抢险救援服(冬) | 消防设备 | ******消防******消防员在进行抢险救援作业时穿着的专用防护******消防员抢险救************消防指战员胸部标识,以及背部印字;2、款式规格2.3冬季服装为夹克式上衣配长裤设计,上衣和下裤经拉链连接可实现一体功能;2.4衣领为立领,衣领竖起时,能够覆盖颈部,门襟使用拉链闭合;2.5反光标志带;前胸设V字形黄银黄反光标志带,后背设水平黄银黄反光标志带,袖口和脚口设环绕黄银黄反光标志带;2.6附属结构2.6.1肩背部拼接;上衣肩背部设计拼接,面料为深火焰蓝色; 2.6.2口袋;上衣底摆设置立体贴袋,袋盖为深火焰蓝色;大腿两侧设置立体贴******************消防指战员胸部标识;2.6.4袖口;袖口设粘扣带收紧,方便穿戴救援手套;2******消防软帽徽(帽徽底色为橘红色),后部采用卡扣调节袢,头部围度520-640 mm,帽徽尺寸:长度×高度为53.5mm×55mm;2.6.7腰带;为插扣式腰带,腰带规格:长度×宽度×厚度为1300mm×50mm×2.8mm;2.6.8补强处理;肩、肘、膝、臀、裆部应加厚处理增加耐磨性;2.6.9左右肩部应设有两个挂袢;2.7外层面料性能2.7.1阻燃性能:损毁长度经向≤25mm、纬向≤25mm,续燃时间≤2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7.2表面抗湿性能(沾水等级)≥3级;2.7.3断裂强力:经向≥1000N,纬向≥1000N;2.7.4撕破强力:经向≥240N,纬向≥200N;2.7.5单位面积质量≤205(g/m2)2.7.6色牢度:橘红面料耐洗沾色≥3级,耐水摩擦≥3级,耐光色牢度≥3级;火焰蓝面料耐洗沾色≥3级,耐水摩擦≥3级,耐光色牢度≥3级;2.7.7色差:橘红面料≥3级,火焰蓝≥3级;2.7.8缩水率:经向≤1%,纬向≤1%;2.7.9接缝断裂强力:经向≥900N,纬向≥800N;2.8防水透气层面料性能2.8.1耐静水压:≥50kpa;2.8.2透湿率:≥5000(g/(m2·24h))2.8.3拒油性能≥4级2.8.4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试样表面应无明显颜色变化;2.8.5缩水率经向≤0.8%,纬向≤0.8%;2.9舒适层面料性能2.9.1热稳定性能≤变化率1%,试样表面应无明显颜色变化;2.9.2断裂强力:经向≥400N,纬向≥350N;2.9.3阻燃性能:损毁长度经向≤26mm、纬向≤29mm,续燃时间≤2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9.4缩水率:经向≤0.6%,纬向≤0.9%;2.10加强材料性能2.10.1阻燃性能:损毁长度经向≤7mm、纬向≤10mm,续燃时间≤2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10.2热稳定性能:变化率≤1%,试样表面应无明显颜色变化;2.11反光标志带性能2.11.1阻燃性能:损毁长度经向≤23mm、纬向≤21mm,续燃时间≤2s,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2.11.2耐洗涤性能:不应出现破损、脱落、变色的现象;2.11.3高低温性能:不应出现断裂、起皱、扭曲的现象;2.12针距密度:明暗线≥12针/3cm,包缝线≥11针/3cm;2.13硬质附件热稳定性能:应能保持其原有功能;2.14缝纫线热稳定性能:应无熔融和烧焦现象;2.15防静电性能:上衣≤0.3μC,裤子≤0.3μC;2.16质量:≤1.8kg。 | 件 | 115 | 21390 |
9 | 骨传导通话装置 | 消防设备 | 1.采用骨传导技术体制,通过感知震动拾取话音,应符合人体工程学,穿戴舒适;2.信噪比:≥50dB;3.频率响应:至少支持100~10000Hz;4.防护等级:≥IP57;5.具备高噪声环境下的噪声抑制功能,在90dB噪声环境下可辨识通话;6.配备PTT套件,适用于各种双手不能离开设备的任务;7.对讲机连接线缆具有防拉拽设计。 | 个 | 45 | 171000 |
10 | 数字防爆手持电台 | 消防设备 | 1. 对讲机工作频段350~400MHz; 2. 信道容量≥1024;信道间隔:12.5KH******消防部标准的硬件加密功能; 5. 提供开放的二次开发接口; 6. 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4W; 7. 天线中置可极大增强操作的准确性,天线中置能使天线增益更加均衡,提升对讲机的接收效果; 8. 支持四模工作模式,可在数字集群、模拟集群、数字常规、模拟常规在通信网中使用;并支持设备在数字集群和常规之间自适应切换; 9. 终端具有良好的电磁防护能力,电磁干扰符合有关规定,通过电磁兼容EMC测试; 10. 所投设备坚固耐用,具备防尘防水功能,防护等级大于等于IP67(符合IEC60529:2013),可在恶劣环境下使用; 11. 通过防震、防跌落、耐高低温和盐雾等环境检测,符合国家军用标准GJB 150A-2009,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都可以发挥优异性能; 12.******消防员单独工作时的安全需要,终端具备倒放报******消防人员携带方便,设备体积(带标配电池,不带天线)大小不能超过:125×55×35mm; 16. 配置:主机1部、电池1块、充电器1套、腰夹1个、天线1根。17.需接入长沙的PDT系统,无需中继设备。 | 个 | 80 | 240000 |
11 | 消防员隔热防护服 | 消防设备 | ******消防员隔热防护服》标准要求,提供省级及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复印件。1.2整套服装是由隔热头罩、背囊式隔热上衣、背带隔热裤(或连体上下衣)、隔热手套、隔热靴组成。2.技术要求2.1外层面料2.1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经向≤2s,纬向≤2s,损毁长度:经向≤35mm,纬向≤35mm,无熔融、滴落。2.1.2断裂强力:经向≥2000N,纬向≥2000N。2.1.3热稳定性能:尺寸变化率纵向≤1%,横向≤1%,无变色、脱层、碳化、熔融、滴落现象。2.1.4耐静水压性能:≥180kPa。2.1.5抗辐射热渗透性能:其内表面温升达到24℃的时间应不小于60s。2.2隔热层面料2.2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纵向≤2s,横向≤2s,损毁长度:纵向≤50mm,横向≤50mm,无熔融、滴落。2.2.2热稳定性能:尺寸变化率经向≤1%,纬向≤1%,无变色、碳化、熔融、滴落现象。2.3舒适层面料2.3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经向≤2s,纬向≤2s,损毁长度:经向≤38mm,纬向≤38mm,无熔融、滴落。2.3.2断裂强力:经向≥820N,纬向≥740N。2.4整体性能2.4.1火焰和辐射热渗透性能:隔热服火焰和辐射热防护能力的TPP值不应小于60cal/cm2。2.4.2接缝断裂强力:隔热服外层的接缝断裂强力≥1000N。2.4.3针距密度:隔热服明暗线每3cm不应小于9针,包缝线每 3cm 不应小于7针。2.4.4硬质附件耐高温性能:经260℃士6℃干燥箱试验5min后,硬质附件应保持其原有的功能。2.4.5缝纫线耐高温性能:经260℃士6℃干燥箱试验5min后,缝纫线不应有熔融、炭化和滴落现象。2.4.6隔热手套灵巧性能:能拾起的最小测试棒的直径≥6mm,灵巧等级不低于3级。2.5隔热头罩2.5.1耐高温性能:经180℃±6℃干燥箱试验5min后,隔热头罩未出现炭化、滴落、熔融现象,视窗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的现象。2.5.2视窗透光率:≥90%。 | 套 | 27 | 42660 |
12 | 一级化学防护服 | 消防设备 | ******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》标准中全部性能要求,提供国家级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1.2 主要用于化学灾害现场处置浓度高、渗透性强气体时的全身保护。2.性能要求2.1防护服为气密型防化服,整套由大视窗连体头罩、化学防护服、呼吸器背囊、防化靴、防化手套、排气阀、通风分配阀、外接起源接口组成,防化服内部设计通风除湿降温系统,可有效排热湿气,可吹扫人体多汗部位,提高作业效率。2.2全套服装采用高分子复合面料,所有接缝结合处内外侧采用贴密封防护条的方式(或面料本体防化膜材料内外热熔密封防护条方式)处理,确保整体气密性。防化服材料每一层面料都分别针对不同性质的化学元素组,具有优异的防化性能、阻燃性能同时兼具良好的机械防护性能,面料撕破强力≥200N,断裂强力≥9000N,接缝强力≥250N;大视窗材料为多层柔性复合材料,柔软易折叠收纳,同时具备内置通风除湿降温系统实现永久防雾保明,方便救援作业;采用耐化学渗透气密性拉链,配合双层门襟******消防员化学防护服装》中规定的二甲基硫酸盐、氨气、氯气、氢氯化物、羰基氯化物、氢氰化物抗化学品渗透时间≥70min。所用面料可阻挡芥子气≥8h、能阻挡丙酮、乙腈、二硫化碳、二氯甲烷、二乙胺、乙酸乙酯、正己烷、甲醇、氢氧化钠、硫酸、四氢呋喃、甲苯、氨气、氯气、氯化氢15大类典型工业化学品8h以上,须有国家级专业机构的化学品抗渗透性检验报告。2.4整体气密性:≤300Pa;超压排气阀气密性:≥15s,超压排气阀通气阻力:78-118 Pa。通风系统分配阀可实现定量供气量5(±1)L/min,手控四档气量可调,最大供气量:≥30 L/min。2.5面料耐热老化性能:125℃X24h面料不粘不脆;面料耐寒性能:无裂纹。2.6手套系统为橡胶手套和复合膜防化手套双层防化手套系统,采用专用装置连接防护服,可拆卸更换,双层防化手套需能够抵御多种危化品和军用毒剂,出具专业机构的检验报告。手部带紧固环设计充气后不易滑落,提升佩戴后手部操作灵活度。2.7化学防护手套耐高低温性能:(125℃×24h)不粘、不脆,耐寒无裂纹;化学防护手套耐刺穿力≥40N;灵巧性≥4级。2.8防化靴前端内嵌钢头,耐砸;防化靴靴底有钢底,耐刺穿;具有防滑性能,始滑角≥15°;具有电绝缘性能,击穿电压≥5000V,泄露电流≤3mA。2.9防护服质量:≤6.5kg;2.10有四种颜色供选择。2.11手腕处采用紧固环设计,充气后不易滑落,提升佩戴后手部操作灵活度。2.12带符合要求的配套头盔。3.其他要求:3.1衣服合适位置设置标注生产厂商、联系方式、生产日期的永久性标识,标签上设置姓名、单位部别填写位置,印制二维码,扫码后显示产品用途、原理、结构、使用注意事项、储存保养和操作使用视频等信息。3.2每套衣服应有中文的说明书,包装采用单独塑料硬质包装箱包装,标明产品、生产厂商、生产日期、型号大小。3.3交货时必须提供中文版各类气体处置中的使用时间表 | 套 | 7 | 49000 |
13 | 化学防护手套 | 消防设备 | ************消防员处置化学灾害事故现场作业时的手部和腕部防护;2.2 阻燃、耐热、绝缘;2.3 防水防酸、碱、盐及各种溶剂;2.4 能有效抵御芳烃、卤代物、植物油、动物油、有机酸等各种有机物的危害;2.5 耐穿刺力≥22N;2.6灵巧性能:实验条件下,抓取的测试棒最小直径为5mm,性能等级≥5级;2.7耐寒性能:在-25℃温度下冷冻下5分钟,手套表面无裂纹;2.8耐老化性能:温度为125℃的老化实验箱经24小时后手套表面无发粘、发脆现象。 | 双 | 8 | 880 |
14 | 内置劳动保护手套 | 消防设备 | 1.整体要求1.1可与防化装具配套使用。2.技术要求2.1采用纯棉材料,各部位熨烫平整、整齐美观、无水渍、松紧适宜,无跳针、开线、断线,洗涤不退色。1.2防静电、质地柔软,五指式。 | 双 | 120 | 1080 |
15 | 防高温手套 | 消防设备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相关标准要求,提供省级或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。2.技术要求:2.1材料:优质防火纤维密织,隔热、阻燃、耐高温、防割。2.2耐热温度≥450℃,最大耐热≥1000℃。2.3阻燃性能:手套组合材料的损毁长度2.1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经向≤100mm,续燃时间2.1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经向≤2.0s,且无熔融、滴落现象;衬里材料地无熔融,滴落现象。2.4整体热防护性能:手套组合材料热防护能力(TPP)≥40.0cal/ C㎡。2.5耐热性能:整个手套和衬里在180±5℃温度下保持5min,其表面无明显变化,无熔融、脱离和燃烧现象,长度收缩率2.1.1阻燃性能:续燃时间经向≤0.4%,宽度方向≤0%。2.6抗切割性能:≥18N。 | 双 | 8 | 1984 |
16 | 防静电服 | 消防设备 | ******消防作业,提供省级及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由防静电防尘面料(俗称导电绸),采用专用涤纶长丝与高性能永久性导电纤维经特殊工艺编造而成,具有优良持久的防静电防尘功能,能有效释放人体静电荷;2.2上下分体式结构,上衣前胸粘贴有反光带;2.3面料点对点电阻:1.2×108Ω;2.4面料断裂强力:经向≥1600N,纬向≥700N;2.5带点电荷量:0.48μC/件,符合B级标准;2.6撕破强力:经向≥70N,纬向≥25N。 | 件 | 8 | 2160 |
17 | 移动供气源 | 消防设备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GB 6220-2009 《呼吸防护 长管呼吸器》标准,提供省级及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组成:车身1个 (自带30m中压管1根、备箱1个、10m分支导管2根);6.8L气瓶4个;防毒全面罩2具;供气阀2个;2.2车载手推车式设计;车身采用不锈钢材质;配备可移动滑轮;独特脚刹装置,30°陡坡不下滑;2.3便捷式手摇卷轴,可有效收纳长度达40-50m的输气导管,适用于狭窄、远距离作业,供气仍然舒适顺畅;2.4人性化表盘设计,双压力表指示,无需弯腰即可轻松查看数据,方便及时观察压力变化,高压表指示气瓶剩余压力,中压表指示中压导气管中输出压力系统是否正常,更有利于安全,压力显示装置可防水、防雾、防尘、夜光,适应多种作业环境;2.5余压报警器设计,≥90dB报警哨,当气瓶压力降至5.5±0.5MPa时发出报警声,提醒及时更换气瓶或者撤离;2.6面罩类型:密合型正压全面罩;2.7气瓶:采用四层复合结构设计,瓶身材质由内到外依次为:铝内胆-碳纤维-玻璃纤维-环氧树脂,瓶身表层涂覆进口环氧树脂,特设高压防护瓶阀,防止瓶内压力过高引起气瓶爆裂;容积:6.8L;额定压力:30MPa;携带气瓶个数:4个;2.8工作人数:2人;2.9减压阀输入压力:≤30MPa2.10减压阀输出压力:0.7-0.9Mpa2.11安全膜片爆破压力:37-45Mpa2.12吸气阻力>0Pa、呼气阻力 <1000Pa、静态压力≤500Pa。 | 套 | 1 | 14836 |
18 | 激流救生衣(带牛尾绳) | 消防设备 | 1.整体要求1.1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,提供省级或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复印件;1.2全套包括激流救生衣1件、牛尾绳1根、割绳刀1把和抛绳包1个;2.激流救生衣2.1此款基础重型水域救援激流救生衣采用NBR浮力泡沫,可产生≥150N的浮力。经测试>90KG成年人都可以获得足够的向上漂浮力(可作为他救救援工作中的双人浮力装备使用);2.2本品为激流救援型救生衣,经过精心设计基本可以应对所有水面情况;2.3适合胸围75至145厘米的使用者。8条可调节的固定带可以确保使用者舒适稳固;2.4背心式设计,胸襟一条#10YK塑钢开口拉链,并使用塑料拉头浮力片固定于布料夹层内,后领口有松紧设计;2.5 39处缝纫套结加固和500D材质的Cordura?抗撕裂面料,面料加涂PU防水涂层,使得此款激流救援救生衣的使用者可以应对任何复杂救援环境;救生衣上设计腋下带装置,必免救生衣上浮问题;2.6 模块化设计,救生衣的所有口袋(前端2个后面1个)均设计为可快速拆卸的快速排水口袋,可配备不同的救援战术工具(潜水刀、对讲机、频闪灯、定位灯等、也可以存放同体积简易物品);2.7背部大容量口袋外部车缝两组魔术贴毛面,可支持使用者选择LOGO的定制化需求(且标配一张应急救援字样的反光标配贴或者RESCUE字样的英文反光救援标贴);2.8四个前置UTX?挂点及魔术贴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和固定刀、救生衣灯、口哨或者其他东西的时候都得心应手;2.9衣领设计塑钢拖拽把手,确保激流救援过程中使用者被施救时的紧急安全拖拽作用力,而且在PFD的前后一共缝制了4处SOLAS海事标准高亮荧光带,这样在夜间或者光线黑暗的地方就可以提高作业者的可视性;有排水孔和挂绳点设计,配备可拆卸的救生高音口哨(非滚珠类)1只,配有细索套牢的示位灯1只,指南针1只,点火镁棒1支;3.牛尾绳技术要求3.1水域救援牛尾绳由内置弹性带的宽管状织带套,金属圆环和安全钩组成;3.2牛尾绳表面编制反光条,一端为O型环,一端为挂扣,静态长度≥70cm,在1000N的轴向拉力作用下,牛尾绳伸展后的长度≥105cm,弹性长度为静态长度的1.5-2.0倍;4.割绳刀4.1刀片为高强合金;4.2平刃和齿刃,还有一个绳索切割钩;4.3同时平头也可以作为一字螺丝刀;4.4特制的刀鞘可以将刀稳稳的固定住,捏一下 刀鞘的两端,刀就会自动弹出;4.5波点形的手柄可以提供良好的摩擦力,即使 在湿润的环境下也不会脱落;4.6刀鞘的卡子可以牢固的固定在 PFD 上面;4.7刀柄带有开瓶器4.8刀长:≥190mm,刀刃长度≤7mm,硬度≥52HRC;4.******消防安全绳,切割时间分别≤10s;5.抛绳包5.1便携式抛绳包,激流应急作业中使用,结构紧凑,重量轻,适用于快速水上救援;5.2绳包采用耐磨尼龙面料制成;主色调为红色和黄色组合而成5.3内部带有浮力棉,绳包在水上可以漂浮起来,并含有两条反光带,具备警示作用5.4绳包顶端有收紧用的拉绳,可以轻松打开,填充绳索和收紧;5.5绳包侧面提供魔术贴挂点,可以挂置闪光棒或荧光棒,在夜晚或者大雾天依然保持良好可视性;5.6底部设有排水网眼,便于快速干燥;5.7包内含长≥15米、直径≥8mm 的专用水面救援漂浮绳;绳索可漂浮在水面,颜色醒目。 | 件 | 60 | 90000 |
19 | ******消防通用安全绳 | 消防设备 | ******消防用防坠落装备》标准,提供国家级检验中心出具的检验报告复印件;2.技术要求2.1主承重部分由连续纤维制成,采用夹心绳结构;2.2直径16±0.5mm,长度100m;2.3当承重达到最小破断强度的10%时,安全绳的延伸率应不小于1%且不大于10%;2.4破断强力:≥40KN;2.5安全绳应为连续结构,表面须无任何机械损伤整绳粗细均匀且结构一致;绳的两端应妥善收尾,采用绳结结构,并用同种材料的细绳扎缝50mm,在扎缝处包以裹紧的橡胶或塑料套管。2.6在绳尾处采用热封方式标注永久性标签内容,包含产品型号、商标、生产日期及批次等。 | 根 | 5 | 6250 |
20 | 消防防坠落辅助部件 | 消防设备 | ******消防用防坠落装备》标准要求,提供省级或省级以上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复印件。1.2用于辅助救援人员进行攀爬以及搭建救援通道抢救和运送伤员。1.3防坠落部件组成:绳索手套、安全绳、安全钩、上升器、抓绳器、下降器、滑轮、连接带、器材包。2.技术要求2.1绳索手套(1双):?掌使???头层?;掌?、?指、?指?作部位双层防磨补强;?背使?弹?涤纶?料;重量(M码):≤100g。2.2安全绳2.2.1静力绳主绳(1根):直径10.5mm,长度≥100m,静拉力≥27kN;8字节点拉力≥16kN;重量≤80g/m;2.2.2牛尾绳(1根):长度≥2.5m,线轴数≥48根,重量≤80g/m;2.2.3辅绳(1根):直径6mm;重量≤40g/m,断裂负荷≥0.15KN,长度≥4m。2.3安全钩2.3.1 O型安全钩(2把):三段自动扣,防止意外打开,纵向拉力≥24KN, 横向拉力≥8KN,开门≥8KN,重量≤100g;2.3.2 D型安全钩(2把):三段自动扣,防止意外打开,纵向拉力≥25KN,横向拉力≥8KN,开门拉力≥7KN,重量≤80g;2.4上升器2.4.1手式上升器(1个):棘轮带有排泥及防冰雪设计,避免绳索结冰或沾满泥水时打滑;适用绳直径8-13mm,重量≤210g;2.4.2胸式上升器(1个):带有自清洁槽的齿形凸轮可在任何条件下(冻结)优化性能或泥泞的绳索;适用绳直径8-13mm,最大负重≥140kg,重量≤150g;2.4.3脚式上升器(1个):与胸式和手柄式上升器相配合使用。适合长距离上升;2.5抓绳器2.5.1抓绳器(1个):用于提拉系统或防回跑系统;可开启、定向的凸轮,可以轻松地在绳索的任意位置安装或取下;开关闸上有未关闭指示;重量≤280g,适用绳直径9-13mm;2.5.2抓绳器链接带(1根):25mm* 12cm; 承重≥22KN,重量≤40g。2.6下降器(1个):手柄可以控制下降;移动侧板上安全开关,可保持下降器始终与安全带相连,防止掉落;内标注有绳索导向和标记,内置防装错齿轮,可减少绳索错误安装,用力过大时防恐慌功能启动自动停止下降;松开手柄时自动返回,绳索会自动在装备内制停,无需操作手柄或打止坠结;重量≤600g,适用绳直径10~11.5mm,最大下降物体≥250kg;下降速度0.5-2m/s;2.7滑轮2.7.1万向单滑轮(1个):大直径密封滚珠轴承;移动侧板分三步打开;最多可连接三个主锁;适用绳直径7-13mm;滑轮直径≥38mm;最大工作负荷≥4 x 2 = 8 kN,断裂负荷≥36KN,重量≤300g;2.7.2万向双滑轮(1个):大直径密封滚珠轴承;移动侧板分三步打开;最多可连接三个主锁;适用绳索直径7-13mm;滑轮直径≥38mm;最大工作负荷≥4 x 2 = 8 kN,断裂负荷≥36KN;重量≤480g;2.8连接带2.8.1脚踏带(1根):脚踏?度≥55cm;直径≥12mm;重量≤60g;2.9.2扁带(2根):成型扁带;宽度≥18mm,长度≥120cm;涤纶(聚酯纤维)材质;断裂强度≥24KN,重量≤120g;2.8.3固定连接带(2根):25mm* 16cm; 承重≥22KN,重量≤20g;2.8.4成型救援小扁带(2根):成型扁带;宽度≥18mm;长度≥60cm;涤纶(聚酯纤维)材质;断裂强度≥24KN;重量≤60g;2.8.5肩带(1根):?于固定胸式上升器,适合SRT安全带的链接;宽度≥20mm;重量≤100g;2.9器材包(1个):容量≥45L;重量≤11200。 | 套 | 14 | 182000 |
更多明细详见附件:合同明细.xls 合计金额小写: ****** 元 合计金额大写:壹佰玖拾捌万元整 |